天气预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辽宁海城天气预报_辽宁海城天气预报7天

zmhk 2024-05-31
辽宁海城天气预报_辽宁海城天气预报7天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辽宁海城天气预报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Ԥ��2.地震的震级是
辽宁海城天气预报_辽宁海城天气预报7天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辽宁海城天气预报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Ԥ��

2.地震的震级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3.震级怎样确定

辽宁海城天气预报_辽宁海城天气预报7天

������������Ԥ��

       青岛的海岸线属于黄海海域。

       黄海是中国与韩国之间围绕的边缘海,是一个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海域。它在西北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连线为界,与渤海相接;南以中国长江口北岸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的水域水色呈**。

       黄海从胶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8.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40.9万平方千米。黄海的西北部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东部由济州海峡与朝鲜海峡相通,南以长江口东北岸启东角到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分界。

       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淮河,鸭绿江、大同江、汉江等,主要沿海城市有中国连云港、盐城、南通、日照、青岛、烟台、威海、大连、丹东,朝鲜的新义州、南浦,韩国的仁川等。

       黄海内的岛屿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东侧、胶东半岛东侧和朝鲜半岛西侧边缘。濒临黄海的主要行政区有中国的辽宁、山东和江苏三省,朝鲜的平安北道、平安南道、南浦特别市、黄海北道、黄海南道,韩国的仁川广域市、京畿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济州特别自治道。

扩展资料

       黄海的生态资源

       黄海的生物区系属于北太平洋区东亚亚区,为暖温带性,其中以温带种占优势,但也有一定数量的暖水种成分。主要经济鱼类有小黄鱼、带鱼、鲐鱼、鲅鱼、黄姑鱼、鳓鱼、太平洋鲱鱼、鲳鱼、鳕鱼等。此外,还有金乌贼、枪乌贼等头足类和鲸类中的小鳁鲸、长须鲸和虎鲸。

       浮游生物,以温带种占优势。海区东南部,夏、秋两季有热带种渗入,带有北太平洋暖温带区系和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系的双重性质。热带种是外来的,并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基本上仍以暖温带浮游生物为主,多为广温性低盐种,种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多。最主要的浮游生物资源是中国毛虾、太平洋磷虾和海蜇等。

       在黄海沿岸浅水区,底栖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的主要是广温性低盐种,基本上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系的暖水性成分。但在黄海冷水团所处的深水区域,则为以北方真蛇尾为代表的北温带冷水种群落所盘踞。

       从整个海区来看,底栖动物区系具有较明显的暖温带特点。底栖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食用的种类,最重要的是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经济贝类资源主要有牡蛎、贻贝、蚶、蛤、扇贝和鲍等。经济虾、蟹资源有对虾、鹰爪虾、新对虾、褐虾和三疣梭子蟹。棘皮动物刺参的产量也较大。

       百度百科—黄海

地震的震级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7]?、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

       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

       3、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扩展资料:

       地震前兆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若用传统连续介质观念,将地壳岩石层作为整块固体来处理,则必然得出结论:任何前兆只有当应力接近屈服应力时才会出现。

       然而,长久以来,以此观念为基础的观测得到"清楚的、确定的、有物理机制的前兆很少",这是由于对地壳岩石层认识的误解和观测方法不合适而造成的。只有将地壳岩石层作为离散态颗粒体系,才可获得对地震前兆及其探测 的正确认识。

       地震发生前,必然有能量积累过程。岩石层块受到推压作用达到可克服摩擦力和边界断层泥阻力时,会发生滞滑移动,挤压断层泥,又推动下一岩石层块运动,就这样渐次使其他岩石层块发生移动。这种作用和移动在地层中一定以力链形式传递。

       随着力链涉及的岩石层块增多,所受到的摩擦力和阻力也不断增大,也可能力链后端遇到大岩石层块或非活动断层,导致某些力链会积累很大作用力,其薄弱处则可能发生地震

       百度百科-地震前兆

震级怎样确定

       一、地震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

       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

       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

       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

       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

       级M来表示。

       3、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地球上每

       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

        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公里)、中源

       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公里)。

       4、何谓地震震级?

       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

       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炸药(TNT)

       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什么是里氏震级?

       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

       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

       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如果用地震面波计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

       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里克特很善于

       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

       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

       地震)。

       6、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怎样制订的?

       答:地震烈度是地震时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现象,如

       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来判断。当然,也可

       通过仪器的微观记录进行有关计算得出绝对的烈度。地震烈度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

       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的烈度根据各地遭受破坏和影响不同而不同。

       我国把烈度分为十二度。它的内容大致如下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摘选

       烈度

        人的感觉

        对建筑物影响

        其它现象

       一

        无感

       二

        室内个别静止的人有感

       三

        室内个别静止的人有感

        门、窗轻微作响

        悬挂物微动

       四

        室内多数人感觉,室外少数人感觉,少数人惊醒

        门、窗作响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五

        室内普遍有感,室外多数人感觉,多数人惊醒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用,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

        不稳的器物翻倒

       六

        惊慌失措、仓惶出逃。

        损坏枣个别砖瓦掉落,墙体微细裂缝

        河岸和松散土上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

       七

        大多数人仓惶出逃。

        轻度破坏枣局部破坏、开裂,但不妨碍使用。

        河崖出现坍方,喷砂冒水现象,松软土裂缝较多,砖烟囱中等破坏。

       八

        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中等破坏枣结构受损,需要修理

        干硬土上有裂缝,大多数烟囱严重破坏

       九

        坐立不稳,行走的人可能摔跤。

        严重破坏枣墙体龟裂,局部倒塌修复困难。

        多处出现裂缝,滑坡坍方常见,砖烟囱倒塌

       十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出几尺远、有抛起感。

        倒塌枣大部倒塌,不堪修复

        山崩地裂出现,拱桥破坏,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塌

       十一

        毁灭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山崩常见,拱桥毁坏。

       十二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7、地震烈度的划分有什么用处?

       答:烈度的用处,除了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

       面,那就是根据活动构造带的特点和历史上地震活动的情况,对地震区域进行烈度划分,以

       供计算一个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编成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危

       险区划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一个地区内的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如能搞得比较清

       楚,就可能对地震区工业布局的合理规划,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有利的

       根据。避免或减少地震时的损失。

       8、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谁发明的?

       答: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他于公元132年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枣候风地动仪。曾记录了公元138年3月1日发生在

       离现今河南洛阳千里之外的甘肃陇西地震。近代的地震仪在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

       的候风地动仪基本相似,但是时间却晚了一千七百多年。地震仪发展很快,有各种类型,灵

       敏度很高,并已实现了无线遥测、数字化记录等。

       9、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答: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

       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

       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

       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

       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

       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10、什么叫构造地震?

       答: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当力的作用使地壳或更深部位的岩石产生变形、断

       裂和滑动时,常常伴随着地震发生,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天然地震中最常见,灾害性最大的一类。它占地震总数的90%,而且震级强度

       大。目前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智利,1960年5月22日)。另外,构造地震

       的分布与最新世界活动的构造带一致。

       11、世界上哪些地方的地震多?

       答:世界上地震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地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

       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

       发生于这一带。这些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76%。

       二是喜马拉雅枣地中海地震带。包括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

       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一带,地震很多也很强烈,它们释放出来

       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22%。我国正好介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所以是一个多地

       震的国家。

       12、我国有哪些主要地震带?

       答:地震发生较多并比较强烈的地带,称为地震带。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划

       分,我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震带(如图示),它们分别是:一、郯城枣庐江带,即从安

       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2、燕山带。3、山西带。4、渭河平原带。5、银川带。6、

       六盘山带。7、滇东带。8、西藏察隅带。10、东南沿海带。11、河北平原带。12、河西走廊

       带。13、天水枣兰州带。14、武都枣马边带。15、康定枣甘孜带。16、安宁河谷带。17、腾

       冲枣澜沧带。18、台湾西部带。19、台湾东部带。20、滇西带。21、塔里木南缘带。22、南

       天山带。23、北天山带。

       13、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性?

       答: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地震活动周期包含平静和活跃两个阶段。由于各个地区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地震活动周期长

       短是不同的。我国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台湾除外),东部一个周期大约300年

       左右,西部为100枣200年左右,台湾为几十年。总的看来板块边缘地震活动周期较短,板块

       内部地震活动周期较长。在一个地震周期中还可进一步划分出时间更短的周期,我们称为地

       震幕,是否还有更长的周期,由于历史地震记录时间太短,目前尚难确定。

       地震重复性是指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现象。一般说来地震越大,重复时间越长;震级越小,

       重复时间越短。但不同地震区、带,由于构造活动强弱差异,同一震级地震的重复时间的长

       短也是不一样的。据统计,6级地震重复时间可从几十年到几百年,7级以上地震的重复时间

       多在千年以上乃至几千年。

       14、什么叫地震迁移?

       答:地震迁移是指强震按一定的时间、空间规律相继发生的现象。它们是在统一的区域应力

       场中,各应力集中点变迁的规律。地震迁移的时空尺度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以沿着一条

       断裂带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迁移过程(如祁连山地震带由东南向西北发生1920年海原

       8.5级地震、1927年的古浪8级地震和1932年的昌马7.5级地震);也可在一个地震区内,以

       地震带为迁移单元,在几百年内完成一个迁移过程(如华北地震区1484-1732年强震主要发

       生在山西带上,而1815-1976年强震由西向东迁移到华北平原地震带上);此外还有地震沿

       纬度作更长距离的迁移。

       地震活动有规律地迁移仅仅是地震活动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活动没有显示出规则

       的迁移过程。

       15、远震、近震、地方震是怎样划分的?

       答:远震、近震、地方震是根据地震台站至震中的距离远近来划分的。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

       的地震叫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近震,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地震

       叫地方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域、营口一带发生的7.3级地震,对于辽南金县地震观测站

       算地方震,对于北京地震观测站算近震,而对于新疆地震观测站就算远震了。这是指同一地

       震对不同的地震台站而言,至于同一个地震台站对不同地区的地震,道理也是一样的。

       16、为什么地震海啸对有些地方威胁大?

       答:因为象日本、智利这种地方,本身就是容易发生地震海啸的场所,距离近,当然受到的

       威胁就大,特别是它们濒临着很深的海沟,离陆地不远的地方海水就已很深,海啸可以在还

       保持着很大的能量时就扑上岸。如果岸边有宽阔的大陆架就不一样,这时海浪在前进的路

       上,会因与海底磨擦而失去不少能量,海边的岛屿、暗礁也起着防波堤的作用。等到它冲到

       岸边时已成强弩之末,不能造成什么危害了。我国沿海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尽管1960年智利

       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很大,对菲律宾乃至日本这些地方都造成了灾害,但对我国却没有什么影

       响。

       17、火山活动是怎样造成地震的?

       答:世界上有些地震是火山活动造成的,人们称这种地震为火山地震。它约占地震总量的

       7%。

       火山爆发就象在地下进行爆破一样,当然会使大地产生震动,规模间或也有大的。因为有的

       火山爆发所拥有的能量,和一次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差不多,甚至超过,它所能造成的震动

       也是不小的。如1914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具有的能量达到4.6×1025尔格,产生的震动则相

       当于一个6.7级地震。

       火山爆发前后也有地震发生。因为在火山爆发前,大量岩浆已在那里的地壳中聚集膨胀,既

       可以使岩层产生新的断裂,又可以促使那些原有的断裂再次发生变动,所以一般都有地震发

       生。当然地震也就成了火山快要爆发的信号。在火山爆发后,大量岩浆迅速喷出地表,地下

       深处的岩浆来不及补充,于是留下空间,那里的岩层就会塌陷,产生断裂,造成一些规模很

       小的地震。

       18、一次中强地震的影响面积有多大?

       答:一般来说,一次中强地震的影响面积如下:(1)5.0-5.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六度,其

       面积小于500平方公里。(2)5.5-5.9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七度,其面积不超过200平方公

       里;六度区面积也只有数百平方公里。(3)6.0-6.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数为八度,其面积几

       十平方公里;七度区不超过200平方公里,六度区数百平方公里,如震中烈度为七度,则与5.5-

       5.9级地震结果相同。(4)6.5-6.9地震,震中烈度一半为八度,结果与6.0-6.4级地震一样;另

       一半为九度,其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八度区不超过500平方公里,七度区则在1500平方公里

       以内。

       19、一次中强地震能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

       答:统计表明,一次中强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大概如下:(1)5.0-5.9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者

       占24%。而仅引起人员死亡的地震更少,只占11.5%。一次5级多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为117人,

       而死亡29人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夜间。

       (2)6.0-6.9级地震有43%造成人员伤亡,而只有人员死亡仅占35%,一次地震死亡人

       数最多为600人。

       20、一次5级左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如何?

       答:一次5级左右(4.6?/FONT>5.4级)地震震中烈度以六度为主,对建筑物的破坏为:Ⅰ类

       房屋许多损坏,少数破坏,个别倾倒。Ⅱ、Ⅲ类房屋许多轻微损坏。Ⅳ类房屋损坏。牌坊及

       砖、石塔和院墙有轻微破坏。

       〔注〕

       (1)房屋类型

       Ⅰ类:简陋棚舍,土坯、卵、毛石砌垒,草泥顶一类粗制房屋。

       Ⅱ类:一般夯土或坯、卵、毛石砌筑的低级施工的民房和老朽木架房屋。

       Ⅲ类:木架建筑(如宫、庙、城楼等)及新式砖石房屋。

       (2)一般建筑物破坏程度

       轻微损坏:灰泥散落,墙壁表面有细小裂纹或小块剥落,偶有安置不牢的附着物滑落。

       损坏:墙体有小裂缝,接合处裂缝大些,个别有局部崩塌;木架偶有点拨榫,烟囱顶部扭

       伤。

       破坏:墙体大缝,个别部分倒塌,木架拨榫,柱脚移动,部分屋顶破坏,烟囱倒下。

       倾倒:建筑物的全部或大部墙壁楼板和屋顶倒塌,或屋顶移动,墙变形、倒塌,木架显著歪

       斜,构件折断。

       (3)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填充墙)房屋的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框架柱、梁基本完好,个别墙体或局部有细小裂缝。不经修理,仍可使用。

       轻微损坏:个别框架柱、梁轻微裂缝,部分墙体明显裂缝;出屋面小建筑明显损坏,稍加修

       理即可使用。

       中等破坏:部分框架柱轻微裂缝或个别柱明显裂缝;个别墙体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经大修

       后可继续使用。

       严重破坏:部分框架柱、主筋压屈,混凝土酥碎、崩落,部分楼层倒塌,不易修复。

       倒塌:房屋框架残留部分不足50%,必须重建。

       21、一次6级左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如何?

       答:5.5?/FONT>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七度为主,建筑物破坏现象为:Ⅰ类房屋大多数损

       坏,少数倾倒。Ⅱ类房屋多数损坏,少数破坏。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许多损坏。不很

       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牌坊、砖石砌塔和工厂烟囱可能损坏。

       6.0-6.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八度为主,对建筑物造成如下破坏:Ⅰ类房屋大多数破坏,许多倾

       倒。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院墙

       破坏,局部倒塌。石碑等多移转或倒下。个别地下管道接口处遭到破坏。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地基类别、房屋抗震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诸多因素的差别,

       目前对一个地震烈度八度的地震会造成什么程度的破坏,尚无一个统一标准可以借鉴,因

       此,据1975年辽宁海域7.3级地震时,营口市遭受地震烈度八度的破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

       本完好占50%,轻微损坏占17%,中等破坏占33%。

       22、一次7级左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如何?

       答:6.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如按九度考虑,建筑物遭到的破坏为:Ⅰ类房

       屋大多数倾倒。Ⅱ类房屋许多倾倒。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院墙大部倾倒,较坚固

       的亦局部倒塌。牌坊、塔及工厂烟囱多破坏甚至倾倒。石碑等多翻倒。地下管道有些破裂。

       7.0?.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为九度,个别可达十度。九度的破坏如上述。十度对建筑物破

       坏很大,Ⅲ类房屋许多倾倒。铁轨轻度弯曲,地下管道破裂。

       23、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是哪次地震?

       答: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的8.5级

       大地震,震中烈度为十二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5°,东经105.7°。这次地

       震波及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

       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17个省、市、自治区。有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

       24、为什么要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答:地震,地震预报及其防灾减灾具有强烈的社会性,而当前对地震这种现象在社会舆论中

       常常是神秘而模糊的。目前在科学技术上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情况下,公众尚很难理解地

       震预报的艰巨性、复杂性,往往将震后总结误认为震前预报或将内部争论意见流传到社会上

       去引起社会混乱;绝大多数公众或部分领导部门尚不知道震前、震时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能

       对防震减灾作出贡献。而目前有关地震书刊大多都是专业性很强、公众很难理解的专家语言

       和概念。因此,要想使社会各阶层、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对地震、地震预报和避震减灾

       采取正确的社会行动,就必须大力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工作,以使掌握了地震知识的

       民众,及时识别宏观异常并及时报告;增强地震监测能力和抗御地震的自觉性;同时由于有

       了地震知识,可使广大民众增强对地震谣言、误传的识别和抵制能力,大大地减少无震损

       失;另一方面,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可以使各级领导者既懂得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又掌握

       一定的地震对策知识,这样就能在震前从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均有所准备,震后能迅速

       实施救灾对策,减轻损失。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还可以吸引社会上致力于人类公益事业发

       展的有志之士投身于地震行列,促进地震科技发展。因此,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是一项带

       有战略性的、经常性的工作,搞好这项工作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25、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哪一次?

       答:中国尧舜时代(公元前23世纪),发生在蒲州(现称)的地震。

       26、广东省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哪次?

       答:1918年2月13日南澳7.3级地震。

       27、自有记载以来,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在哪里?

       答:1962年3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

       为6.1级。

       28、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省影响较大的地震有哪些?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省影响较大的地震有:1962年广东河源新丰江6.1级地震、1969

       年广东阳江6.4级地震、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1994年和1995年北部湾6.1和6.2级地

       震。

       29、我国自建最早的地震台和遥测台网分别在哪里?

       答:1930年我国第一个自建地震台枣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

       成,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停止观测。1966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8个子台。

       30、地震有前兆吗?

       答: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

       观前兆两大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

       (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

       (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

       (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

       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

       降常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关。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

       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

       这些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31、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注意哪些干扰?

       答: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及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

       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雨、干旱、河水涨落、台

       风、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32、地震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答: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

       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

       肚朝天,甚至死亡。

       33、哪些地面动物在地震前有异常反应?异常表现形式如何?

       答:地震前,兔、猫、鸡、狗、羊、猪及牛、马、驴等大牲畜均有异常反应,大致有狂躁型

       和忧郁型两种。前者表现为狂吠、嗅地、扒地、乱咬、乱跑、乱闹,警犬不听指令,猪羊和

       大牲畜不进圈、不吃东西、闹圈,有的挣脱缰绳逃跑;后者表现为呆滞、不吃食,猫则惊恐

       外逃,乱抓乱闹,有的叼着小猫搬家,有的震前跑失,震后又回来。

       34、什么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地震预报的三

       要素是指所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35、什么叫做地震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什么叫地震年度趋势预测?

       答:(1)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2)地震

       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3)地震短期

       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4)临震预报,是指对10

       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5)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是由中国地震局每

       年组织专家对下一个年度国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点所作的趋势性预测。

       36、地震预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地震预报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地震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地震多发生在地下

       深处,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难以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三是强地震(尤其7级以上大地

       震)发生较少,因此预报实践机会少。

       37、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处于什么水平?

       答: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状况,大体可以这样概括:对地震孕育发生原理、规律有所

       了解,但远没有完全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

       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以年为度量的中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以天为度量的短临预报

       的成功还只限于极少数特殊类型的地震。

       38、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哪次?

       答: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被世界科技

       界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39、为什么1966年被称为中国地震预报的里程碑?

       答: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在河北省邢台地区先后发生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

       损失。周恩来总理几次亲赴地震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并且广泛听取地震学家和各方面

       专家的意见,向地震工作者发出要搞地震预报的伟大号召。因此,1966年被称为中国地震预

       报的里程碑。

       40、如何判断地震谣言和误传?

       答:(1)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的传说,如某地要沉为大海等这些没有科学根据的“地

       震信息”纯属地震谣言。

       (2)传说某外国机构或某专家权威人士提出的“预报意见”,这种通过非正规渠道,不符

       合国家关于地震预报规定的信息不可相信。

       (3)传说地震震级很大(8级、12级等)或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十分具体(如某日、某

       时、某区、某村或几点几级等),这种脱离科学实际、脱离当前预报水平的信息都应视为谣

       言或误传。

       一、地震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

       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

       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

       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

       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

       级M来表示。

       3、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地球上每

       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

       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公里)、中源

       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公里)。

       4、何谓地震震级?

       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

       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炸药(TNT)

       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什么是里氏震级?

       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

       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

       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如果用地震面波计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

       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里克特很善于

       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

       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

       地震)。

       6、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怎样制订的?

       答:地震烈度是地震时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现象,如

       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来判断。当然,也可

       通过仪器的微观记录进行有关计算得出绝对的烈度。地震烈度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

       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的烈度根据各地遭受破坏和影响不同而不同。

       我国把烈度分为十二度。它的内容大致如下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摘选

       烈度

       人的感觉

       对建筑物影响

       其它现象

       一

       无感

       二

       室内个别静止的人有感

       三

       室内个别静止的人有感

       门、窗轻微作响

       悬挂物微动

       四

       室内多数人感觉,室外少数人感觉,少数人惊醒

       门、窗作响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五

       室内普遍有感,室外多数人感觉,多数人惊醒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用,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

       不稳的器物翻倒

       六

       惊慌失措、仓惶出逃。

       损坏枣个别砖瓦掉落,墙体微细裂缝

       河岸和松散土上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

       七

       大多数人仓惶出逃。

       轻度破坏枣局部破坏、开裂,但不妨碍使用。

       河崖出现坍方,喷砂冒水现象,松软土裂缝较多,砖烟囱中等破坏。

       八

       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中等破坏枣结构受损,需要修理

       干硬土上有裂缝,大多数烟囱严重破坏

       九

       坐立不稳,行走的人可能摔跤。

       严重破坏枣墙体龟裂,局部倒塌修复困难。

       多处出现裂缝,滑坡坍方常见,砖烟囱倒塌

       十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出几尺远、有抛起感。

       倒塌枣大部倒塌,不堪修复

       山崩地裂出现,拱桥破坏,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塌

       十一

       毁灭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山崩常见,拱桥毁坏。

       十二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7、地震烈度的划分有什么用处?

       答:烈度的用处,除了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

       面,那就是根据活动构造带的特点和历史上地震活动的情况,对地震区域进行烈度划分,以

       供计算一个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编成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危

       险区划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一个地区内的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如能搞得比较清

       楚,就可能对地震区工业布局的合理规划,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有利的

       根据。避免或减少地震时的损失。

       8、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谁发明的?

       答: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他于公元132年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枣候风地动仪。曾记录了公元138年3月1日发生在

       离现今河南洛阳千里之外的甘肃陇西地震。近代的地震仪在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

       的候风地动仪基本相似,但是时间却晚了一千七百多年。地震仪发展很快,有各种类型,灵

       敏度很高,并已实现了无线遥测、数字化记录等。

       9、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答: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

       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

       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

       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

       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

       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10、什么叫构造地震?

       答: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当力的作用使地壳或更深部位的岩石产生变形、断

       裂和滑动时,常常伴随着地震发生,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天然地震中最常见,灾害性最大的一类。它占地震总数的90%,而且震级强度

       大。目前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智利,1960年5月22日)。另外,构造地震

       的分布与最新世界活动的构造带一致。

       11、世界上哪些地方的地震多?

       答:世界上地震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地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

       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

       发生于这一带。这些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76%。

       二是喜马拉雅枣地中海地震带。包括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

       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一带,地震很多也很强烈,它们释放出来

       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22%。我国正好介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所以是一个多地

       震的国家。

       12、我国有哪些主要地震带?

       答:地震发生较多并比较强烈的地带,称为地震带。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划

       分,我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震带(如图示),它们分别是:一、郯城枣庐江带,即从安

       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2、燕山带。3、山西带。4、渭河平原带。5、银川带。6、

       六盘山带。7、滇东带。8、西藏察隅带。10、东南沿海带。11、河北平原带。12、河西走廊

       带。13、天水枣兰州带。14、武都枣马边带。15、康定枣甘孜带。16、安宁河谷带。17、腾

       冲枣澜沧带。18、台湾西部带。19、台湾东部带。20、滇西带。21、塔里木南缘带。22、南

       天山带。23、北天山带。

       13、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性?

       答: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地震活动周期包含平静和活跃两个阶段。由于各个地区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地震活动周期长

       短是不同的。我国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台湾除外),东部一个周期大约300年

       左右,西部为100枣200年左右,台湾为几十年。总的看来板块边缘地震活动周期较短,板块

       内部地震活动周期较长。在一个地震周期中还可进一步划分出时间更短的周期,我们称为地

       震幕,是否还有更长的周期,由于历史地震记录时间太短,目前尚难确定。

       地震重复性是指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现象。一般说来地震越大,重复时间越长;震级越小,

       重复时间越短。但不同地震区、带,由于构造活动强弱差异,同一震级地震的重复时间的长

       短也是不一样的。据统计,6级地震重复时间可从几十年到几百年,7级以上地震的重复时间

       多在千年以上乃至几千年。

       14、什么叫地震迁移?

       答:地震迁移是指强震按一定的时间、空间规律相继发生的现象。它们是在统一的区域应力

       场中,各应力集中点变迁的规律。地震迁移的时空尺度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以沿着一条

       断裂带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迁移过程(如祁连山地震带由东南向西北发生1920年海原

       8.5级地震、1927年的古浪8级地震和1932年的昌马7.5级地震);也可在一个地震区内,以

       地震带为迁移单元,在几百年内完成一个迁移过程(如华北地震区1484-1732年强震主要发

       生在山西带上,而1815-1976年强震由西向东迁移到华北平原地震带上);此外还有地震沿

       纬度作更长距离的迁移。

       地震活动有规律地迁移仅仅是地震活动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活动没有显示出规则

       的迁移过程。

       15、远震、近震、地方震是怎样划分的?

       答:远震、近震、地方震是根据地震台站至震中的距离远近来划分的。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

       的地震叫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近震,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地震

       叫地方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域、营口一带发生的7.3级地震,对于辽南金县地震观测站

       算地方震,对于北京地震观测站算近震,而对于新疆地震观测站就算远震了。这是指同一地

       震对不同的地震台站而言,至于同一个地震台站对不同地区的地震,道理也是一样的。

       16、为什么地震海啸对有些地方威胁大?

       答:因为象日本、智利这种地方,本身就是容易发生地震海啸的场所,距离近,当然受到的

       威胁就大,特别是它们濒临着很深的海沟,离陆地不远的地方海水就已很深,海啸可以在还

       保持着很大的能量时就扑上岸。如果岸边有宽阔的大陆架就不一样,这时海浪在前进的路

       上,会因与海底磨擦而失去不少能量,海边的岛屿、暗礁也起着防波堤的作用。等到它冲到

       岸边时已成强弩之末,不能造成什么危害了。我国沿海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尽管1960年智利

       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很大,对菲律宾乃至日本这些地方都造成了灾害,但对我国却没有什么影

       响。

       17、火山活动是怎样造成地震的?

       答:世界上有些地震是火山活动造成的,人们称这种地震为火山地震。它约占地震总量的

       7%。

       火山爆发就象在地下进行爆破一样,当然会使大地产生震动,规模间或也有大的。因为有的

       火山爆发所拥有的能量,和一次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差不多,甚至超过,它所能造成的震动

       也是不小的。如1914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具有的能量达到4.6×1025尔格,产生的震动则相

       当于一个6.7级地震。

       火山爆发前后也有地震发生。因为在火山爆发前,大量岩浆已在那里的地壳中聚集膨胀,既

       可以使岩层产生新的断裂,又可以促使那些原有的断裂再次发生变动,所以一般都有地震发

       生。当然地震也就成了火山快要爆发的信号。在火山爆发后,大量岩浆迅速喷出地表,地下

       深处的岩浆来不及补充,于是留下空间,那里的岩层就会塌陷,产生断裂,造成一些规模很

       小的地震。

       18、一次中强地震的影响面积有多大?

       答:一般来说,一次中强地震的影响面积如下:(1)5.0-5.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六度,其

       面积小于500平方公里。(2)5.5-5.9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七度,其面积不超过200平方公

       里;六度区面积也只有数百平方公里。(3)6.0-6.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数为八度,其面积几

       十平方公里;七度区不超过200平方公里,六度区数百平方公里,如震中烈度为七度,则与5.5-

       5.9级地震结果相同。(4)6.5-6.9地震,震中烈度一半为八度,结果与6.0-6.4级地震一样;另

       一半为九度,其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八度区不超过500平方公里,七度区则在1500平方公里

       以内。

       19、一次中强地震能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

       答:统计表明,一次中强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大概如下:(1)5.0-5.9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者

       占24%。而仅引起人员死亡的地震更少,只占11.5%。一次5级多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为117人,

       而死亡29人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夜间。

       (2)6.0-6.9级地震有43%造成人员伤亡,而只有人员死亡仅占35%,一次地震死亡人

       数最多为600人。

       20、一次5级左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如何?

       答:一次5级左右(4.6?/FONT>5.4级)地震震中烈度以六度为主,对建筑物的破坏为:Ⅰ类

       房屋许多损坏,少数破坏,个别倾倒。Ⅱ、Ⅲ类房屋许多轻微损坏。Ⅳ类房屋损坏。牌坊及

       砖、石塔和院墙有轻微破坏。

       〔注〕

       (1)房屋类型

       Ⅰ类:简陋棚舍,土坯、卵、毛石砌垒,草泥顶一类粗制房屋。

       Ⅱ类:一般夯土或坯、卵、毛石砌筑的低级施工的民房和老朽木架房屋。

       Ⅲ类:木架建筑(如宫、庙、城楼等)及新式砖石房屋。

       (2)一般建筑物破坏程度

       轻微损坏:灰泥散落,墙壁表面有细小裂纹或小块剥落,偶有安置不牢的附着物滑落。

       损坏:墙体有小裂缝,接合处裂缝大些,个别有局部崩塌;木架偶有点拨榫,烟囱顶部扭

       伤。

       破坏:墙体大缝,个别部分倒塌,木架拨榫,柱脚移动,部分屋顶破坏,烟囱倒下。

       倾倒:建筑物的全部或大部墙壁楼板和屋顶倒塌,或屋顶移动,墙变形、倒塌,木架显著歪

       斜,构件折断。

       (3)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填充墙)房屋的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框架柱、梁基本完好,个别墙体或局部有细小裂缝。不经修理,仍可使用。

       轻微损坏:个别框架柱、梁轻微裂缝,部分墙体明显裂缝;出屋面小建筑明显损坏,稍加修

       理即可使用。

       中等破坏:部分框架柱轻微裂缝或个别柱明显裂缝;个别墙体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经大修

       后可继续使用。

       严重破坏:部分框架柱、主筋压屈,混凝土酥碎、崩落,部分楼层倒塌,不易修复。

       倒塌:房屋框架残留部分不足50%,必须重建。

       21、一次6级左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如何?

       答:5.5?/FONT>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七度为主,建筑物破坏现象为:Ⅰ类房屋大多数损

       坏,少数倾倒。Ⅱ类房屋多数损坏,少数破坏。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许多损坏。不很

       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牌坊、砖石砌塔和工厂烟囱可能损坏。

       6.0-6.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八度为主,对建筑物造成如下破坏:Ⅰ类房屋大多数破坏,许多倾

       倒。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院墙

       破坏,局部倒塌。石碑等多移转或倒下。个别地下管道接口处遭到破坏。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地基类别、房屋抗震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诸多因素的差别,

       目前对一个地震烈度八度的地震会造成什么程度的破坏,尚无一个统一标准可以借鉴,因

       此,据1975年辽宁海域7.3级地震时,营口市遭受地震烈度八度的破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

       本完好占50%,轻微损坏占17%,中等破坏占33%。

       22、一次7级左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如何?

       答:6.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如按九度考虑,建筑物遭到的破坏为:Ⅰ类房

       屋大多数倾倒。Ⅱ类房屋许多倾倒。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院墙大部倾倒,较坚固

       的亦局部倒塌。牌坊、塔及工厂烟囱多破坏甚至倾倒。石碑等多翻倒。地下管道有些破裂。

       7.0?.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为九度,个别可达十度。九度的破坏如上述。十度对建筑物破

       坏很大,Ⅲ类房屋许多倾倒。铁轨轻度弯曲,地下管道破裂。

       23、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是哪次地震?

       答: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的8.5级

       大地震,震中烈度为十二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5°,东经105.7°。这次地

       震波及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

       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17个省、市、自治区。有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

       24、为什么要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答:地震,地震预报及其防灾减灾具有强烈的社会性,而当前对地震这种现象在社会舆论中

       常常是神秘而模糊的。目前在科学技术上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情况下,公众尚很难理解地

       震预报的艰巨性、复杂性,往往将震后总结误认为震前预报或将内部争论意见流传到社会上

       去引起社会混乱;绝大多数公众或部分领导部门尚不知道震前、震时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能

       对防震减灾作出贡献。而目前有关地震书刊大多都是专业性很强、公众很难理解的专家语言

       和概念。因此,要想使社会各阶层、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对地震、地震预报和避震减灾

       采取正确的社会行动,就必须大力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工作,以使掌握了地震知识的

       民众,及时识别宏观异常并及时报告;增强地震监测能力和抗御地震的自觉性;同时由于有

       了地震知识,可使广大民众增强对地震谣言、误传的识别和抵制能力,大大地减少无震损

       失;另一方面,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可以使各级领导者既懂得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又掌握

       一定的地震对策知识,这样就能在震前从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均有所准备,震后能迅速

       实施救灾对策,减轻损失。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还可以吸引社会上致力于人类公益事业发

       展的有志之士投身于地震行列,促进地震科技发展。因此,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是一项带

       有战略性的、经常性的工作,搞好这项工作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25、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哪一次?

       答:中国尧舜时代(公元前23世纪),发生在蒲州(现称)的地震。

       26、广东省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哪次?

       答:1918年2月13日南澳7.3级地震。

       27、自有记载以来,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在哪里?

       答:1962年3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

       为6.1级。

       28、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省影响较大的地震有哪些?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省影响较大的地震有:1962年广东河源新丰江6.1级地震、1969

       年广东阳江6.4级地震、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1994年和1995年北部湾6.1和6.2级地

       震。

       29、我国自建最早的地震台和遥测台网分别在哪里?

       答:1930年我国第一个自建地震台枣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

       成,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停止观测。1966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8个子台。

       30、地震有前兆吗?

       答: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

       观前兆两大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

       (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

       (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

       (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

       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

       降常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关。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

       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

       这些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31、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注意哪些干扰?

       答: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及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

       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雨、干旱、河水涨落、台

       风、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32、地震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答: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

       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

       肚朝天,甚至死亡。

       33、哪些地面动物在地震前有异常反应?异常表现形式如何?

       答:地震前,兔、猫、鸡、狗、羊、猪及牛、马、驴等大牲畜均有异常反应,大致有狂躁型

       和忧郁型两种。前者表现为狂吠、嗅地、扒地、乱咬、乱跑、乱闹,警犬不听指令,猪羊和

       大牲畜不进圈、不吃东西、闹圈,有的挣脱缰绳逃跑;后者表现为呆滞、不吃食,猫则惊恐

       外逃,乱抓乱闹,有的叼着小猫搬家,有的震前跑失,震后又回来。

       34、什么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地震预报的三

       要素是指所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35、什么叫做地震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什么叫地震年度趋势预测?

       答:(1)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2)地震

       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3)地震短期

       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4)临震预报,是指对10

       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5)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是由中国地震局每

       年组织专家对下一个年度国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点所作的趋势性预测。

       36、地震预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地震预报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地震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地震多发生在地下

       深处,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难以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三是强地震(尤其7级以上大地

       震)发生较少,因此预报实践机会少。

       37、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处于什么水平?

       答: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状况,大体可以这样概括:对地震孕育发生原理、规律有所

       了解,但远没有完全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

       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以年为度量的中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以天为度量的短临预报

       的成功还只限于极少数特殊类型的地震。

       38、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哪次?

       答: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被世界科技

       界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39、为什么1966年被称为中国地震预报的里程碑?

       答: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在河北省邢台地区先后发生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

       损失。周恩来总理几次亲赴地震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并且广泛听取地震学家和各方面

       专家的意见,向地震工作者发出要搞地震预报的伟大号召。因此,1966年被称为中国地震预

       报的里程碑。

       40、如何判断地震谣言和误传?

       答:(1)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的传说,如某地要沉为大海等这些没有科学根据的“地

       震信息”纯属地震谣言。

       (2)传说某外国机构或某专家权威人士提出的“预报意见”,这种通过非正规渠道,不符

       合国家关于地震预报规定的信息不可相信。

       (3)传说地震震级很大(8级、12级等)或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十分具体(如某日、某

       时、某区、某村或几点几级等),这种脱离科学实际、脱离当前预报水平的信息都应视为谣

       言或误传。

       好了,今天关于“辽宁海城天气预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辽宁海城天气预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